设为首页添加收藏

微信
扫码关注官方微信
电话:400-8903-887

您的位置: 首页 > 新闻动态 > 行业新闻
行业新闻

古锁,虽然老,但是好有味道~

发布日期:2016-06-15 来源: 阅读量(

古●锁

那一道被遗忘的门上风景

说起锁,

总会想到木心先生的「从前慢」

记得早先少年时

大家诚诚恳恳

说一句 是一句

清早上火车站

长街黑暗无行人

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

从前的日色变得慢

车,马,邮件都慢

一生只够爱一个人

从前的锁也好看

钥匙精美有样子

你锁了 人家就懂了

锁,「辞海」曰:

“锁,古谓之键,今谓之锁”,

解释为“必须用钥匙方能开脱的封翦器”。

一把锁,

不仅是为了保护家中的珍贵物品,

还寄予着人们对生活的期待,

象征着各种美好愿望。

民间做寿时,

铸一把福禄寿锁;

孩童出生时,

戴一把长命锁;

家门上,挂一把鱼锁……

根据相关考古资料,

中华锁起源于五千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,

仰韶文化遗址发现了木锁。

西周出现了青铜锁,

到了东汉已普遍生产、使用金属锁。

明清时期是锁的鼎盛时期,

那时的锁以铜质和铁制为主。

以前,

锁为家家必备,

人人皆用的物品。

一直到上世纪50年代,

成本较低的低焊钩锁、叶片锁、弹子锁

陆续进入我国市场,

中国古锁才退出了历史舞台。

明代以来,

锁分为四大类:

广锁、首饰锁、花旗锁和刑具锁,

另外还有一种密码锁,

最出名的就是藏诗锁了。

锁是圆柱体,

上面拴着几个大小相同的转轮,

每个转轮刻有不同的汉字。

只有当你将转轮的字连成一条线,

而且是转到预定的那句诗才能打开。

那时候,

只有大户人家才会用到的防盗工具,

估计现在的小偷要是遇到了,

应该会崩溃。

在中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,

每一把古锁,

都曾见证了门扉后的一段史、

一段情、一户家、一个人


# 古锁  # 门窗网